每逢佳節倍思親
這個節日最想要的便是
陪在最親的人身邊
一起賞月
一起吃月餅
一枚小小的月餅
包含著所有中國人內心味覺上的酸甜苦辣
但願人長久
千裏共嬋娟
這裏,
快看看你的家鄉又get了幾項呢?
賞月
民間中秋賞月活動,約始於魏晉時期,勝於唐宋。明清以後,每逢中秋,人們便擺出果品,賞月暢談。人們把酒問月,慶賀美好的生活,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,和家人“千裏共嬋娟”。
吃月餅
月餅又稱胡餅、宮餅、小餅、月團、團圓餅等,唐朝時,月餅初見記載。到了明代,月餅才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。按照傳統習俗,吃月餅時,要將象征圓月的“大團圓”月餅按人切塊,每人一份。
玩兔兒爺
兔兒爺最早原本是人們祭月的對象,由泥製成,外型如人端坐一般,供人們祭拜;從清代開始,逐漸變為兒童的中秋玩具。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,常有兔兒爺攤子。在民間藝人手中,兔兒爺有了兔首人身,手持玉杵的形象,成為孩子們的絕妙玩具。